首页 >文化 > > 正文

曾经霸屏的校花,一夜间全部消失?

2023-06-15 13:52:14 来源:观察网

校园时代,对女性美貌的最高赞誉就是“校花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陈都灵在正式踏进娱乐圈之前,最出名的title 就是“南航校花”。

章泽天再成为富太之前,最出名的也是“奶茶妹妹”的名号。

那些年,校花是互联网最炙手可热的存在。

但10年交替,“校花”这个词却逐渐消弭。

“校花”们,到底发生了什么?

校花,爆红又消失?

问你一个问题,你们学校的校花是谁?

相信95%的人都答不上来。

虽然现在大家对校花都不care,也没人闲得在网上发起投票。

但在十年前的论坛和贴吧时代,校花,可是风云人物流。

那时候,各大高校的学生都在论坛推举校花校草,现象级的评选促使多个高校以校花噱头吸引招生——

“山东高校女神学姐拍唯美照”“女神在武大等你”“上清华变白富美”。

北电07级校花景甜 & 02级校花刘亦菲

“校花”作为一个青春符号,本身就触动人心,再加上背后的学校加持,这批人很快就成了初代网红。

比如南航校花陈都灵,武大校花黄灿灿。

陈都灵初露头角,正是因为在“facejoking 校花评选大赛”中击败了章泽天夺冠。

当时章泽天作为“奶茶妹妹”已经名声在外,所有人都好奇艳压奶茶妹妹的究竟是何方神圣。

陈都灵也就因此走进大众视野。

次年,就被饶雪漫和苏有朋选中出演《左耳》的女主角。

黄灿灿是凭借一组写真照片迅速走红的。

于是,她被网友选为武大校花,成为一代网友心中的“樱花女神”。

有了关注度之后,接连上了《天天向上》《跑男》等综艺。

那时候,各大综艺也喜欢做校花专题。

《天天向上》有校园专场,《一站到底》更是直接办了校花校草专场。

但现在,却没人关注“校花”这个身份了,她们也不再是被追捧的潮头。

校花为何出现又为何消失?

曾经,校花是校园时代对女生的最高赞誉。

综艺要请,剧组开机也要从中选人,就连很多明星出道也都是顶着“中戏校花”“上戏校草”的名头。

但现在,你很少看到这样的头衔了,也很少见到出圈的校花了。

为什么校花消失了呢?

这得从她们的兴起背景说起。

校花的出现和当时的落后的媒介分不开。

那会还是 PC 时代,大家了解学校信息的渠道就只有贴吧和论坛,对于缺少其他娱乐活动的学生来说,选美评比是为数不多能勾起他们兴趣的事。

而且当时也恰逢网剧大爆发。

网剧的大量生产加大了演员的需求,于是,校花评选就成了选择演员的一个渠道。

当时的网剧可不是现在这种大制作,压根走不进主流观众的视野。

在那个大IP时代,当红流量很难放下身段去接触这样一部不在卫视播出的纯网剧,平台也给不起请来流量的预算,选拔新人自然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。

但成也民选,败也民选。

娱乐媒介日益发达,让民选校花很难再引起关注。

尤其是在偶像选秀出现之后,这种回报性更高的浪潮彻底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,取代了民选校花。

在偶像选秀里,观众被重新赋权,以“全民制作人”的身份“定制”偶像团体。

权力比选最美脸蛋时高多了。

而且,由于饭圈的疯狂打投,人们对这种选票榜单也产生了反感。

久而久之,校花评选,也就彻底失去了公众的信任。

校花评选大赛衰弱,连带的是“校花”也退出了流行话语体系。

校花“消失”,更重要的原因是,女性意识的崛起也让校花的争议越来越大。

校花限定在清纯型女生中,很多人认为这种评选是对审美的僵化,也是对女生的物化。

2011年,一个名为“中国校花大赛”的活动在北大宣传时就遭到女生抵制,抵制者举着“抵制校花,拒做花瓶”的纸牌抗议。

就连“校花”这个词也彻底“通货膨胀”了。

在经过互联网多年洗礼后,“校花”已经降维成为“美女”的代名词。

只要长得好看的,都可以冠上“最美”“校花”。

说的多了,自然就难以让人信服。

消失的校花去哪了?

不知不觉中,“校花”不见了,她们去哪儿了?取代校花的又是什么呢?

不少当年的校花去了娱乐圈。

比如黄灿灿以配角出道,搭档何润东和张梓琳。

之后她还在电影《泡沫之夏》里演女一。

但热度来去一阵风,名气被消耗殆尽后,只能退回边缘位置。

现在只能演一些不知名的网剧,或者在没有水花的电视剧里打酱油。

左陈都灵,右黄灿灿

北大校花彭高唱,当演员之前,是成绩优异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后来辞职做演员,要么演不入流的网剧,要么在电视剧里当绿叶中的绿叶。

迄今为止最出名的角色是《女心理师》里的配角李薇。

最新的消息是北漂13年后,回老家结婚。

演员里面,混得最好的就是陈都灵。

翻开她的作品履历,基本都是爆款剧。

虽然一直被诟病目光呆滞、神情木讷,但《长月烬明》让她红了一把。

还有的校花,最后做了博主。

北大校花袁佳怡,昔日号称能与奶茶齐名。

如今虽然仍在高频率地更新九宫格自拍,但互动数可能都比不上一些新近成名的小网红。

中间为袁佳怡

另一个武大校花王维琳,号称有四分之一荷兰血统,在演艺圈转了一圈没有水花后,像众多网红一样开起了淘宝女装店。

当然更多的校花们是继续自己的素人生活。

同济校花王有晴、复旦双胞胎校花孙雨朦和孙雨彤。

如今她们分别成为了科研工作者,和央视记者。

孙雨朦和孙雨彤

王有晴仍然常作为“门面担当”出现在同济官方活动中

校花一开始是学生的自娱自乐,但到后来却成了一种标签和营销手段。

这就会造成审美的单一与焦虑。

因为让它大众对待美女的认知固定且偏向于男性视角——

外表靓丽,清纯无害,令人充满保护欲。

“校花”的广受欢迎正是女孩屈服于这样社会标准的时期。

黄灿灿走红后也主打清纯人设

但回看“她经济”飞速发展的近3年里,越来越多的审美开始出现,越来越多刻画女性困境的作品开始出现。

从这个角度看,校花的消失是社会情绪与女性主义在当下使然。

尽管这样的进步并非意味着对女性审美的颠覆——女明星的靓丽妆容、白幼瘦的外形、蓬松的长发依然是维护形象与人气的重要标准。

但至少,我们不再需要用“校花”造梦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 2015-2022 南方影视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